分光光度法
正式测定前务必取2-3 个预期差异较大的样本做预测定。
产品内容:
试剂一:液体50mL×1 瓶,-20℃保存;
试剂二:液体10mL×1 瓶,-20℃保存;
试剂三:液体1mL×1 支,-20℃保存;
试剂四:液体50mL×1 瓶,4℃保存;
试剂五:粉剂×2 支,4℃保存,临用前加入800μL 无水乙醇,用不完的试剂4℃保存一周;
试剂六:粉剂×1 支,-20℃保存,临用前加入1600μL 蒸馏水,用不完的试剂仍-20℃保存;
试剂七:粉剂×2 支,-20℃保存,临用前加入800μL 蒸馏水,用不完的试剂仍-20℃保存;
产品说明:
CS(EC 2.3.3.1)广泛存在于动物、植物、微生物和培养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,是三羧酸循环个限速酶,是三羧酸循环主要调控位点之一。CS 催化乙酰CoA 和草酰乙酸产生柠檬酰辅酶A,进一步水解产生柠檬酸;该反应促使无色的DTNB 转变成黄色的TNB,在 412nm 处有特征吸光值。
需自备的仪器和用品:
可见分光光度计、台式离心机、水浴锅、可调式移液器、1mL 玻璃比色皿、研钵、冰、无水乙醇和蒸馏水
操作步骤:
一、 样本的前处理:
组织、细菌或细胞中胞浆蛋白与线粒体蛋白的分离:
(1) 称取约0.1g 组织或收集500万细胞,加入1mL 试剂一和10uL 试剂三,用冰浴匀浆器或研钵匀浆。
(2) 将匀浆600g,4℃离心5min。
(3) 弃沉淀,将上清液移至另一离心管中,11000g,4℃离心10min。
(4) 上清液即胞浆提取物,可用于测定从线粒体泄漏的CS(此步可选做)。
(5) 在步骤(4)中的沉淀中加入200uL 试剂二和2uL 试剂三,超声波破碎(冰浴,功率20%或200W,超声3 秒,间隔10 秒,重复30 次),用于线粒体CS 测定。
二、 测定步骤:
1、 分光光度计预热30min 以上,调节波长至412nm,蒸馏水调零。
2、 将试剂四、五、六和七在37℃(哺乳动物)或25℃(其它物种)孵育5min。
3、 样本测定
试剂名称(μL) |
测定管 |
试剂四 |
780 |
试剂五 |
30 |
试剂六 |
30 |
样本 |
30 |
试剂七 |
30 |
将上述试剂按顺序加入1 mL 玻璃比色皿中,加试剂七的同时开始计时,在412nm 波长下记录20 秒时的初始吸光度A1 和反应2min 后的吸光值A2,计算ΔA=A2-A1。